10月28日,新任德國機械設備制造聯合會vdma主席reinhold festge在其首次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預計2014年全球機械設備銷售實現5%的增幅,這對于需求長期低于平均水平的機械設備等周期性行業而言是個好消息。
vdma首席經濟學家預計,中國機械設備銷售將再次實現7%的增長,許多國家的機械設備行業將從周期復蘇中獲益,美國將實現2%的增速,受危機影響的歐洲也將實現擴張性增長。10月,德國機械設備制造聯合會將其2014年生產預期提高至3%的增幅,專家預測意大利機械設備也將實現3%的增幅,日本增幅為7%。
2013年全球機械銷售將實現1%的增幅
festge表示,2013年全球機械銷售低于預期,據vdma預測,中國將再次成為增幅最大的國家,預計增幅為5%,低于常年平均的20%。在五大生產國中,美國實現一定增長;日本出現2%的降幅,德國降幅1%,意大利降幅4%。festge強調,在中美兩個生產大國拉動下,如果最后兩個月不出現較大影響事件,2013年全球機械銷售能實現約1%的微幅增長。
德國機械設備制造繼續位列出口第一,2012年每6臺機械設備或部件中就有1臺來自德國。在31個細分行業中,德國在16個行業處于國際領先地位;在其余9個行業,德國位列前三甲。2012年中國在全球機械貿易中的份額接近11%,超過日本,位列全球機械出口第三,在7個領域處于全球領先位置。
企業戰略定位的重點是歐洲以外市場
vdma最新一份報告顯示,在人口增長和多領域追補需求拉動下,世界經濟將在一定時間內迅速增長,尤其是工業品需求繼續穩定增長,這既包括低技術含量也包括高科技產品。依靠國內市場,中國將成為最大供貨商,為此,德國機械制造企業需要在市場和競爭條件變化下保持競爭力,尤其是系統競爭力,通過整合不同領域的專有技術提供產品解決方案,這正是德國企業的特長,同時還將從高額價值鏈和創新網絡中受益。
在較大銷售市場,當地生產變得愈加重要,festge表示,這對于以中小企業為主的德國機械制造行業而言有一定難度,企業越小,挑戰越大,因而必須加大中小企業之間的合作和合并,只有大型中型企業和協會才能在新興國家競爭者前保持競爭力,企業的價格競爭力、創新能力和財政能力主要依賴于政策框架條件,政策決定未來能否保持現有實力。
受金融危機影響,2009年全球機械銷售出現18%的降幅,2010年恢復增長,增幅達到17%,2011年增幅略降,為13%;2012年再次降至個位數。據vdma預測,2013年,全球機械銷售額增幅將在2012年2%的基礎上繼續下滑至1%,2014年增幅將達到5%。
2012年,全球機械銷售(不含組裝維修保養等服務)五大國為:中國(6780億歐元)、美國(3300億歐元)、日本(2660億歐元)、德國(2500億歐元)、意大利(1040億歐元)。從區域來看,亞洲占全球機械銷售份額的50%,中國占比30%,日本12%;歐洲27國占比28%,德國達到11%,其他歐洲國家占比3%;北美占比16%,美國占15%;拉美占比為2%;世界其他國家(地區)占比1%。
根據德國統計局和歐洲統計局數據,vdma預測,2013年中國機械銷量增幅為5%,2014年增至7%;美國2013年增幅為1%,2014年增至2%;日本2013年下降2%,2014年實現7%的增幅;德國2013年下降1%,2014年將增長3%;意大利2013年下降4%,2014年增長3%。
從2012年和2008年情況對比來看,中國機械銷售增幅最大,達150%,美國、日本和德國的增幅分別為15.0%、19.3%和3.3%,只有意大利出現下降。
歐盟對必和必拓與力拓建合資公司計劃展開調查如何讓TD處理后的模具發揮到預期效果辨別不銹鋼管真假實驗法車床主軸的零件機械加工工藝規程設計上海標準件企業啟用用友ERP打造信息化標桿美國已經成為中國汽車零部件主要出口市場用powRgrip刀具裝夾系統降低加工成本我國沙家浜鎮玻璃模具產業發展迅速